同声传译简称“同传”,与“发言人讲一句,译员翻译一句”的交替传译不同,同传最大的特点是不打断说话人,译员在隔音的同传工作室里通过设备收听发言内容,然后将听到的内容源源不断地口译成目标语言。听众只需戴上同传耳机,就可以听到译员翻译的译文。一般来说,发言人开始讲话后的三秒钟内,同传译员就要开始翻译,并要保证用目标语言连贯、完整地传递出发言内容。优秀的同传译员可以做到在不出现断句或明显语气停顿的前提下译出至少80%~90%的内容,且遣词造句流畅简洁,符合目标语听众的理解习惯。译员如果能巧妙翻译出发言人话语中带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语句,比如外交辞令、俗语、历史典故等,那更是锦上添花了。不过,这些带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语句(下文简称为“特色词汇”)往往是译员在翻译中遇到的难点。 中文特色词汇的处理 在中译英时,对中国译员来说,听力理解是没有障碍的,这就使信息输入的准确性有了保障。此时的难点在于信息输出时,如何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比如政府机构名称、党建政策、历史风俗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翻译给外宾听。如果译员参加的是规格较高的政府外交活动,那么就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外事知识,并且能把中方官员的外交辞令用符合外方文化礼仪的措辞表达出来。如果译员仅把中方发言人的语义翻译出来,但没能表达出对外宾应有的尊重和款待之情,那么译员的表现仍谈不上优秀。下面就从机构和职务名称方面,通过实例为大家分析在同传时如何翻译中文中的特色词汇。 机构和职务名称 规格较高的国际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有官方贵宾列席,此时译员需要口译政府机构和官员职务的各类名称。比如,在中方政府职务中,处长、局长、厅长、部长对应的英文表达分别是Section Chief、Bureau Director、Director-General和Minister。由于中外国情不同,虽然有些外宾的英文职务名称是Director-General,但其实际级别可能对应的是我国的“局长”而非“厅长”,如果译员对翻译处理有误,可能会造成外事交往中的尴尬。而像“人大代表”之类仅中国才有的职务,译员翻译时更要注意按照官方媒体上出现的正式叫法来译,将其译为Member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以免令外宾迷惑不解。当然,由于以上译法较复杂,为了避免语言啰嗦,译员只需在第一次提到“人大代表”时将全称译出,接下来如果重复提到,可采用英语中通用的首字母缩写指代法来简化表达,说成NPC Member即可。再比如“发改委”,译员在中译英中第一次提到时可用完整表达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并紧随其后加一句or NDRC as the abbreviation,那么接下来凡是同一场大会中提到“发改委”时就可以沿用NDRC这个简化译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会议的同传译员平时就要多做功课,比如利用“政府职务翻译”“国家部委英文名称”等作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整理成工作词汇表。这样一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类表达时,译员就可以迅速从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库中将其调出。 国情和政策 在各国代表齐聚的国际会议中,发言往往会涉及各国的国情、政策等特殊表达,这些表达往往会成为同传译员面临的巨大考验。比如,该如何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十二五计划”?根据其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the 12th Five-year plan,但外宾很可能不解其意,更不清楚具体指哪几年。如果是笔译,译员可采用“增译法”,在the 12th Five-year plan之后加上which refe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2011 to 2015。但同传往往不能在一个这么小的细节上花费很多时间,不然必定会漏译后面的发言内容。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十二五计划”通常译为the 2011 to 2015 development period。而像“2011”之类的年份,最好不要译成year two thousand and eleven,而应说year twenty eleven或two oh eleven,尽可能做到既简洁,又忠实于源语言。再比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译为to balance both sides即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说成give political support to enterprises才算符合简洁的原则。若恰逢十八大、“两会”等时机,译员可收集《中国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Global Times)等中国官方出版的英文报纸来梳理和总结最新政策的英文译法,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英文特色词汇的处理 在英译中时,因为英语不是中国译员的母语,所以译员们遇到的难点首先是信息的输入,这就要求译员有极强的听力理解能力。除了要具备超强的听力能力外,要想在信息输出时做到准确无误,译员还需要掌握英语语境中一些特色词汇的含义。这些词汇主要包括谚语、俚语、格言、新兴词汇等。译员在翻译这些特色词汇时要避免做机械的字面翻译,应该用中国听众容易理解的方式把这些词汇的实际意义表达出来,比如找到相应的中文表达,增加简单的补充说明等。只有这样,译员才能准确传达出外宾发言的精彩之处,让中方与会者产生共鸣,实现中外双方的“无缝沟通”。下面主要从习语和新兴词汇两个方面来为大家分析。 习语 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定型化的短语或短句。本文所指的习语是就广义而言的,主要包括成语、谚语、俚语和歇后语等。因为我们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英语中含有这些习语的句子往往会成为翻译时的难点。如果译者能在汉语中为这些习语找到对应的说法,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次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院主办的20世纪中西方哲学思想研讨大会上,一位外宾提到了一句话:“When God closes the door, he will open a window for you.”这句话带有鲜明的西方宗教文化色彩,译员可以直接按字面译成“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你留一扇窗”,但若将其译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疑更能让中国人体会其中辩证的哲学思想。 在某次研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大会上,有外国专家发言时称:“Uncle Sam will continue to act as the quarterback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这句话中的Uncle Sam是美国政府的别称,即“山姆大叔”,这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决定整句话意思走向的quarterback一词究竟是何含义?这个单词来源于美国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美式足球,指的是球场上充当“四分卫”的球员。在美式足球里,“四分卫”是全队灵魂人物和临场指挥战术的领袖。而在美式俚语中,quarterback常被引申为“爱指挥别人、爱发号施令的人”,且语气上带有挖苦嘲讽的色彩。所以,该专家在发言中巧妙运用了这一单词的俚语含义,指出美国政府经常在国际事务中横插一脚。口译时,译员可把这句话作如下处理:“美国政府将继续干涉国际事务。”在同传过程中,习语的翻译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迅速从知识储备中调出相关信息并恰当地表述出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卡壳”或翻译错误。因此,在平时,译员要进行习语翻译专项训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来处理翻译中遇到的习语。 新兴词汇 任何国家的语言都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催生出一些新词汇。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和女权主义盛行时期,就诞生了Hippies (嬉皮士)一词,该词指具有叛逆精神、反抗传统和时政的年轻人;而到了80年代美国经济高度繁荣时期,又诞生了Yuppies (雅皮士)一词,它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指生活在大都市、受过高等教育、有体面工作和不菲收入、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到了21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新词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