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最早始于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形成。 同声传译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同传的形式:译员通过专用的传译设备提供即时口头翻译。 后来,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 1945-1946 ),同声传译第一次得到相当大规模的采用,用来审判纳粹战犯,效果良好。于是在 1946 年的联合国会议上开始正式采用同声传译,结果使会议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经费也相应的减少了许多。中国是在 1952 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首次使用,时至今日也不过是 40 年的发展历程。 同声传译通常是 2~3 人一组 连续工作三个小时 ,每人 15-20 分钟交换一次。休息两个小时后再工作三个小时。当遇到高难度的讲演,一般指讲话人的口音过重或是源语的译员太少,同传译员会采取同传接力(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lay )。即由一组译员把源语译成英语或法语,再由其他译员把译出的英语或法语译成各自的母语。 同声传译时间效率高,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理解。因为听众不必像听交传那样,思绪不时被翻译的介入而打乱,时间也会节省近一半。所以使用的越来越频繁。
|